NEWS AND INFORMATION
CONTACT US
半导体与显示面板驱动
电子特气(如三氟化氮、六氟丁二烯)在5纳米以下芯片制程中纯度要求达99.9999%,国内企业2025年进口替代率突破40%,国产化进程加速。
AMOLED面板产能扩张带动氖氦混合气体需求,预计2028年中国成全球最大显示面板用气体消费国。
医疗与新能源领域突破
稳定同位素气体(如碳-13、氮-15)在癌症诊断药物18F-FDG及核聚变燃料中应用扩大,全球碳同位素市场规模年增12%。
氢能源产业链推动超纯氢气需求,燃料电池汽车每增1万辆带动2000万元级气体配套市场。
生产工艺革新
大阳日酸首创从高纯度氧气中低温分离氧同位素技术,能耗降低30%,占据全球“水-18O”市场40%份额。
智能混配技术普及,气体纯度提升至0.1ppm级,推动航天燃料级过氧化氢需求年增25%。
绿色制造与循环经济
工业废气提纯技术商业化,钢铁行业二氧化碳捕集装置2027年形成10万吨级产能,VOCs治理衍生稀有气体回收市场规模达6亿元。
液态气体运输半径扩大300公里,模块化制氮设备降低中小企业用气成本15%。
3D打印与高端制造
氩气、氮气在金属3D打印中需求激增,2033年全球3D打印气体市场规模将达1.67亿美元,CAGR 10.3%。
氦气用于核聚变燃料及量子传感器,13C开发为分子诊断探针,推动新能源与生命科学领域应用。
航空航天与能源转型
火箭燃料级过氧化氢需求年增25%,低温粉碎技术促进食品级二氧化碳在冷链物流中消费量突破5万吨(2026年)。
氢能源储运技术突破,液态储氢成本下降20%,推动加氢站建设提速。
区域集群效应显现
长三角聚焦集成电路用电子特气(占全国产能60%),珠三角成动力电池气体创新中心,成渝布局显示面板气体基地。
中西部地区依托光伏产业,电子级硅烷需求年增12%,2030年市场规模占整体23%。
政策与标准完善
《电子特种气体纯度检测方》等12项国标修订完成,推动国产气体品质对标国际。
危险化学品运输新规实施,物流成本增加8%,但行业准入门槛提升,加速淘汰落后产能。
国际巨头主导高端市场
林德、法液空、空气化工占据国内高端气体市场65%份额,尤其在半导体超高纯气体领域保持垄断。
本土企业加速整合
2025-2030年预计15-20家气体企业登陆科创板,募资超80亿元,产业基金单笔投资规模升至1亿元级。
央企战略投资氢能储运与半导体前驱体材料,年投资强度保持25%增长。